中国黄茶网欢迎您!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黄茶学校 >> 基础讲座 >> 内容阅读

黄茶文化:漂浮在杯中的“软黄金”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10年05月25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茶的最早发现与利用,是从药用开始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晋张华《博物志》也同样有“饮真荼,令人少眠”的说法。陶弘景《杂录》中所说“茗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君服之”。而黄茶作为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又具有怎样的独特功效呢?

 

    黄茶是怎么形成的

    黄茶的制作与绿茶有相似之处,不同点是多一道闷堆工序。这个闷堆过程,是黄茶制法的主要特点,也是它同绿茶的基本区别。绿茶是不发酵的,而黄茶是属于发酵茶类。这道工序被称为闷黄或闷堆,这个过程是经湿热作用和微生物作用引起叶内物质的深刻酶促变化,为形成黄茶独特品质特征——“黄叶黄汤”奠定了物质基础。

    黄茶,按鲜叶的嫩度和芽叶大小,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黄芽茶主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黄小茶主要有北港毛尖、沩山毛尖、远安鹿苑茶、皖西黄小茶、浙江平阳黄汤等;黄大茶有安徽霍山、金寨、六安等。

    黄芽茶之极品是湖南洞庭君山银针。其成品茶,外形茁壮挺直,重实匀齐,银毫披露,芽身金黄光亮,内质毫香鲜嫩,汤色杏黄明净,滋味甘醇鲜爽。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都久负盛名,身价千金。

 

    黄茶蕴含的茶黄素

    经过对黄茶的实验研究发现,黄茶经过闷黄工艺,儿茶素转化,苦涩味下降,茶性温和、甜醇、甜香。刺激性弱,适应性增强,由于内含物转化,多酚类降低,与绿茶有明显的差异,特别是在降血脂、降血糖、降胆固醇方面比绿茶强。

    茶黄素是一种金黄色色素,是茶叶发酵的产物,被誉为茶叶中“软黄金”。有降血脂的独特功能,不但能与肠道中的胆固醇结合减少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还能抑制人体自身胆固醇的合成,具有较强的医疗功效,具体如下:

    一、调节血脂异常:降低高血脂症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

    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抑制高血脂动物胆固醇,在动脉壁内沉着和脂质斑块形成。

    三、抗凝、促纤溶、降低血黏度作用:延长血凝固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抗凝血酶Ⅲ时间,同时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血小板黏附、聚集。对已凝聚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

    四、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提高血清超氧化歧化酶活力,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含量。

    五、对动物心肌细胞急性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能降低心肌和血浆内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含量。同时升高心肌和血浆内超氧化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的含量。

    六、对动物急性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提高脑组织超氧化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的含量。

    七、改善微循环:降低缩血管、物质,如内皮素、血栓素B2含量。

    八、抗菌消炎,茶黄素及茶黄素的4个单体对肉毒芽孢杆菌、肠炎杆菌、金色葡萄球菌、荚膜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志贺细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茶黄素中的茶黄素没食子酸酯,在1mg/ml浓度下,24小时可完全杀死百日咳。

    九、强抗氧化剂,可用于清除自由基;并且能抑制艾滋病病毒。研究表明,茶黄素及没食子酸酯对艾滋病毒(包括人体免疫缺损病毒Ⅰ型(HIV-1))的逆转录酶及各种细胞的DNARNA聚合酶活性有抑制作用。茶黄素及其没食子酸酯不仅抑制逆转录酶,而且抑制人体DNA聚合酶α、β、γ 以及大肠杆菌的RNA聚合酶。

 

    益寿延年的养生茶

    黄茶还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丰富营养物质,对防治食道癌有明显功效。黄茶鲜叶中天然物质保留85%以上,这些物质对防、抗癌、消炎、杀菌均有特殊效果。还能增强人体心肌活动和血管的弹性,抑制动脉硬化,减少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增强免疫力,从而抗衰老,使人获得长寿。根据医学研究证明,茶多酚除了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三酸甘油酯的含量,还能增强微血管的韧性和弹性、降低血脂,这对防治高血压及心血管等中老年人常见病症极为有用。其中含有的硒元素是有机硒,比粮油中的硒更易被人吸收,美国理查德·派习瓦特博士认为:食物中加入硒与维生素C、维生素E配合成三合剂,可以延长人的寿命,而黄茶中正富含这些有益生命的奇异元素。

    黄茶有自己独特的品质:味厚爽口、醇和香浓,这是其他茶类难以媲美的。比如胃不好的人是不适合喝绿茶的, 喝了绿茶容易造成胃肠胀气等症状,而黄茶就不如绿茶那么刺激,且又保留了绿茶的大部分营养成分,特别适合胃不好的人饮用。(湘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