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湘市人民政府
(2019年2月28日)
各位领导:
下面,我就临湘茶产业发展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茶产业现状。
临湘茶叶自古闻名,一直是传统产业,先后被评为全国产茶优势县、重点产茶县和边销茶定点县。境内现有茶园面积8.5万亩,其中良种茶园1.7万亩,占总面积的20%,总产量17000吨,综合产值4.1亿元。目前,全市共有专业茶场205家,初制加工厂20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近年来,我市以“一县一特”产业发展为契机,把发展壮大临湘茶叶产业,作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基本策略,予以强力推进。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多次组织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市政府常务会、市长办公会等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茶产业发展工作。同时,建立健全了由市政府市长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市人大主管农业的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市政府办、市农业局等10余家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专门设立市茶叶办,统筹负责全市茶叶发展的组织、规划和调度等工作。二是强化资金保障。我市确定了三种方法:首先是设立专项资金。由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的资金,以奖代投促发展。其次是加大项目投入。在不违反政策和不改变项目性质的前提下,由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每年整合资金1000万元,用于茶产业发展。再次是鼓励机制创新。鼓励民营企业、私营业主和社会资本以参股、租赁承包等方式发展茶叶产业,每年整合资金3000万元,投入茶产业。三是强化基地培育。2014年,国家农业部的茶树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建设项目落户聂市镇三和村。2017年,完成茶树良种繁育基地800亩,每年可向社会提供优质扦插苗5000万株。2018年新造茶园2100亩,低改茶园6300亩。四是强化品牌建设。全市茶园全部通过无公害茶叶产地认定,并有11个茶叶品类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白石茶场的“白石毛尖”和龙窖山茶场的“高山雀舌”已获绿色食品认证。黑茶知名品牌有“洞庭”牌、“春意”牌等。黄茶知名品牌有“白石毛尖”、“明伦”牌等。我市茶叶被茶市农民誉为“绿色银行”,临湘已被国务院列为茶叶优势产业县,被农业部授予“中国茶乡”的称号,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临湘黑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二、存在主要问题。
但当前,临湘茶产业发展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优质茶园比例偏低。由于退耕还林、丘岗地开发,企业不良竞争挤压茶价,茶农抛荒茶园等因素影响,我市茶园面积有所萎缩,特别是优质茶园已不足3万亩。茶园种植退化、茶蔸枯萎老化,导致茶叶产量逐年下降。每年的茶叶加工原料60%以上依赖外省。二是加工技术改进偏慢。多年来,我市茶叶企业生产条件普遍较差,厂房和加工设备陈旧,技术相对落后,创新能力不够,离标准化、清洁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还有一定差距。三是现代营销手段偏少。由于我市茶叶产品开发层次较低,对外宣传不足,市场营销不活,产品整体形象不够鲜明,品牌名气不大。加上多数民营企业思想观念陈旧,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没有显著做大做强。
三、主攻茶产业重点。
这一次全市茶产业工作推进会对临湘茶产业发展必将带来新动力、产生新成效、迎来新辉煌。下一步,我们将把发展壮大茶产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的重点来抓。一是突出抓基地建设,在基地面积上求突破。认真研究土地流转政策,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今年确保在五里、聂市、羊楼司、詹桥、忠防、桃林6个宜茶乡镇新造茶园3000亩,改造低产茶园10000亩,力争3年内茶园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把临湘打造成岳阳茶产业的重要原料基地。聂市三和茶园已由农业部列为国家茶苗良种繁育基地,目前已经制定出台《关于扶持茶叶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设立了1000万元的产业发展基金,细化了对茶农和茶企的奖补措施,对新建茶园10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1000元,按5:3:2的比例分3年到位。二是抓质量,在品牌创建上求突破。依托现有的“岳阳黄茶”“临湘黑茶”公共品牌,以“子母”商标形式发展“洞庭牌”、“明伦牌”、“白石毛尖” 等一系列本土品牌,打造临湘特色品牌茶产品。进一步加强质量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进一步创新市场营销方式,努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通过整体联动,激励产茶乡镇、产茶企业,大胆创新、集群发展,力争打造2个以上国字号品牌。三是抓市场,在产品销售上求突破。坚持“稳边销、扩内销、重外销、强黄茶”的思路,通过举办“临湘茶文化节”、“洞庭青砖茶文化节”和茶叶博览会等形式,探索电子商务、网络直销等营销模式,加大国内外市场营销力度,扩大茶叶销量,力争用3年时间将黄茶产量提高至650吨,黑茶产量提至2万吨左右。四是打造茶乡文化走廊,发展荼文化经济。结合申报“万里茶道”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沿最江公路规划建设全长24公里的千年茶乡文化走廊,运用“茶园+教育娱乐+体育运动+商业艺术+节赛活动”的模式,构建临湘茶文化、茶经济综合体。茶乡文化走廊主要由一厅、一园、一镇、一村四个部分组成。“一厅”,就是在107国道季台坡规划占地80亩的东城客厅,建设茶文化博览园和游客接待服务中心,设置因茶设县、万里茶道、“挑担茶叶上北京”等标志建筑和文化小品,集中展示临湘茶文化。“一园”,就是千亩生茶园,建设亲子茶体验区和砖窑餐厅。“一镇”,就是以聂市古街为主体,把聂市千年茶镇打造成特色小镇。“一村”,就是在黄盖湖畔建设包含茶艺体验馆、湿地垂钓区等部分的湖畔湘村。目前,千年茶乡文化走廊已完成概念规划设计,聂市古街正在编制保护修缮规划,东城客厅已完成征拆和规划设计,正在开展项目实施。五是开发茶园茶街荼道,培育茶休闲旅游。发展一批以观茶园、摘茶叶、赏茶艺、韵茶味、享茶乐为要素的茶观光、茶体验、茶康养产品。茶观光的重点是对聂市古街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结合茶园基地,开发万里茶道观光游、生态茶园骑行游、聂市古街探访游。茶体验的重点是提供茶园采摘、现场制作、定制包装、“网上茶园”等互动性强的服务。茶康养的重点是发展一批农家茶舍、茶园民宿、茶园帐篷酒店,打造一批茶疗养生、禅茶研习村寨。
各位领导:一直以来,茶叶产业都是临湘的支柱产业,是老百姓的钱袋子。今后,我们一定认真落实上级部门的意见和要求,调动各种有利因素,保护好茶农的积极性,持续提升茶叶质量,推动临湘茶叶产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