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衍清)6月18日,我市举行岳阳黄茶团体标准评审会,市政府原副市长郭正初,湖南农业大学教授肖力争、傅冬和,省茶叶研究所原所长、省茶叶首席专家包小村以及市茶产业办、市农业农村局、市科协、市茶叶协会等相关部门以及全市黄茶骨干企业负责人、专家共40余人参加评审会。评审团通过充分讨论和样品评审,最终以计分形式通过岳阳黄茶团体标准中的产品团体标准和加工技术团体标准。由真农网设计的岳阳黄茶防伪溯源体系同时获得通过。岳阳黄茶团体标准和防伪溯源体系的实施,标志着我市茶叶产业将步入健康有序发展的“快车道”。 今年5月6日,我市根据茶产业发展的需要,成立了岳阳市茶叶协会团体标准专业委员会,旨在规范全市全产业链的标准化工作,便于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使用和遵循,同时有利于突出地方特色、加强产品安全管理,提升岳阳黄茶质量,使标准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岳阳茶产业,促进全市茶企抱团取暖,共谋发展。 经过一个多月的酝酿和样品采集,岳阳黄茶团体标准评审会于6月18日正式举行。会议由市茶叶协会会长郑剑山主持,市茶产业办常务副主任田野首先代表市茶产办对前段茶叶行业主管部门、茶叶专家和茶叶企业为制订岳阳黄茶团体标准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他指出,标准是企业生产、加工、贸易、检验和管理共同遵守的准则,更是产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前提与保障。参加评审的全体成员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态度,专业的精神,共问商定科学合理的产品标准和加工技术标准,共同确定防伪溯源系统和包装设计,助推岳阳黄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在为期一天的评审过程中,岳阳黄茶团体标准专业委员会通过充分讨论发言,以现场评样计分的形式,通过了岳阳黄茶团体标准的产品标准和加工技术标准评审。通过评审的岳阳黄茶团体标准报经国家标准委员会审批后,将于近期正式实施。 评审工作圆满结束后,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刚就如何提高岳阳黄茶团体标准的执行力提出了要求。一是全面推进标准落实。标准是全球通用的“技术语言”和“技术法规”,团体标准的生命在于执行。岳阳黄茶团体标准正式确定后,市茶产业办、市茶叶协会要牵头抓好标准的落实工作,要让整个业界乃至全社会了解岳阳黄茶标准,让所有生产岳阳黄茶的企业严格执行标准。二是参与制订岳阳黄茶团体标准的骨干茶企要带头执行标准,把标准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服务和控制质量的依据和手段,生产品质特征十分鲜明、品质十分优良的岳阳黄茶。要把通过执行岳阳黄茶团体标准转化为广大茶企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的生命力、品牌的影响力。三是要强化监管措施,进一步加大对行业和市场的监管力度。凡使用岳阳黄茶区域公共品牌的产品必须符合团体标准有关要求,市茶协要抓好行业管理,引导茶企按标准生产。市、县(区)农业农村部门将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冒用品牌、以次充好的查处打击力度,共同维护岳阳黄茶公共品牌的良好市场形象。四是要深化宣传推介,一方面要深化企业的自身宣传,让茶企各部门了解团体标准,自觉执行团体标准,充分发挥茶企在岳阳黄茶团体标准实施中的主体作用和能动性。另一方面要深化对全社会的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和消费者对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作用,通过对岳阳黄茶团体标准的推介,提升岳阳黄茶公共品牌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