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茶网欢迎您!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茶办之窗 >> 茶办活动 >> 内容阅读

岳阳“洗水黄茶”的加工工艺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19年05月13日   作者:赵丈田  刘衍清  整理   来源:岳阳日报2019.5.13   浏览次数:

 


        自古以来,岳阳县东乡和相邻的临湘市桃林、詹桥,湖北通城,平江南江桥、余坪等地的农家都习惯做“洗水茶 ”。出生于岳阳县东乡张谷英镇天龙村“茶叶世家”的陈玥嘉深得家传,由其制作的洗水茶色泽微黄,汤色澄黄, 叶底黄亮。茶叶专家认为这种烘焙型的“洗水黄茶”属于岳阳黄茶的种类。陈玥嘉“洗水黄茶”的制作流程如下:

 

             一、捞青。洗水黄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是决定黄茶品质优劣的关键性工序,也是陈玥嘉祖辈传承下来的最原始最古老的杀青方式,这种“捞水”杀青方式,可以说是古代制茶工艺中的“活化石”。先将鲜叶置于木制容器中, 将烧好的开水冲泡茶叶一次性冲至盖住茶叶为准,再立即把茶叶捞起来。为了保持茶叶的柔软性,捞起来的茶叶立即用冷水迅速降温。
      

       二、初揉。 揉捻是把经过杀青的鲜叶用手工揉成条形,同时造成细胞破碎、茶汁溢出,溢出的茶汁附着在已成形的叶表面。传统“洗水黄茶”主要采用手工揉捻,作业时,用双手将茶叶握在手心,在篾盘里向前方推揉,使茶团在 手心中翻转,揉到一定程度解块一次,使加工叶不结块。

 

       三、闷黄。从杀青开始至干燥结束,都可以为制作“洗水黄茶”黄变创造适当的湿热条件。但作为“洗水黄茶”一个制茶工序,从初揉时就用棉布袋包裹创造微发酵的“闷黄”条件,并在初揉后不增加温度,在自然条件下“闷黄 ”1-2小时。

 

       四、洗水。洗水是传统“洗水黄茶” 的一项特殊工艺,也是制茶行业中不多见的一项工艺。洗水的目的一是洗去粘稠在茶叶表面的物质,二是将揉捻后的茶叶及时冷却,保持茶的韧性。洗水一般用竹器装好后在溪水中清洗。

 

       五、复揉。复揉的目的是去除洗水时所浸入的水分,将茶叶进一步成条。揉捻的程度要求叶子成条率达到80%,揉捻叶细胞破坏率达到45-55%,茶汁附在茶叶表面,手摸有湿润感为宜。

 

       六、初烘。初烘系用炭火烘焙,工具是一种竹制的焙笼。采用高温薄摊、快速烘干的方法。焙笼表面温度70-80℃ ,每笼摊叶2-3斤,均匀摊在焙笼上,中心稍厚,四周要匀。叶摊好后,再置于火炉上烘焙,并每隔3-4分钟翻动一次 ,烘焙20至30分钟,达五六成干,茶叶仍显柔润时起烘摊凉。

 

      七、摊凉。摊凉是把初烘的茶叶从焙笼里取出来,薄摊至篾盘中。摊凉是茶叶水分蒸发的一个自然过程,使茶叶青草气散发、香气显露。

 

       八、三揉。山区茶叶叶片厚、成熟度高、所含纤维素和矿物质元素较多,体现出揉捻叶较松散,略有弹性,较难卷曲成条,所以在初烘后再次“热揉”,可增加叶子的柔软性、粘性和可塑性,制成的条形能紧结、均匀。

 

     九、复闷。复闷是将摊凉后和手工揉捻后的茶叶在自然室温下再次闷黃。在闷黄过程中,仍然用棉布覆盖或包 裹,闷黄时间长短与黄变要求、含水率、叶温密切相关。

 

       十、复烘。复烘是最后一道工序,实现紧结茶条,进一步散发青草气,显露茶香,增进品质。复烘要适当降低温度,延长烘焙时间,防止烘焦。

(赵丈田 刘衍清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