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平江茶厂精制加工实行半机械化。岳阳县君山茶场在茶叶栽培、加工方面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同年,农业部茶叶考察团(其中苏联专家3人)来平江县考察茶叶生产和茶叶地方品种。
1956年,省农业厅组织技术人员对平江县地方茶树品种进行调查,初步认定平江槠叶齐为地方优良品种。次年,湘阴县范家园茶场(今属汩罗市)按照“集中成片,道渠合理,全垦开梯,等高条植”的方法植茶3000亩。
1962年,君山茶场对君山的群体品种进行普查。选择若干品系连续3年进行观察鉴定,优选出银针1号、2号、6号,绿茶22号4个品系,受到省内行家好评。1963年,平江茶厂研制成功红碎茶。
1964年,国家农业、外贸、农机、公安部决定平江县瓮江初制厂为红碎茶试制单位之一,进行了机具配套、品质标准、工艺技术的分项试验。该成果后在全国红茶产区推广。
1971年,汩罗县天井公社茶场采用深挖播种沟(二尺以上),浅播茶子种(冬盖二寸防冰冻,春流表面剥五分)的办法,建成亩产150公斤以上的丰产茶园。
1973年,成立地区茶叶科学实验站,指导境内茶叶栽培、加工等研究试验和推广工作。1975-1980年,该站作为湘北试验点参加全国复合肥协作试验,为提高肥效,增加产量提供了科学依据。1981年,地区茶科站刘秀华试用茶树短穗带梢扦插法获得成功。次年,该站彭德均研究的短穗带梢扦插密植速成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地级鉴定。
1984年,地区成立茶叶学会。次年,该会创办《岳州茶叶》(不定期刊)。到1990年,境内茶叶科研共获市级以上科技奖励成果4项,创省级以上优质名茶4种,其中,国家级名茶2种。
1994年3月,《优质茶及名茶综合技术开发》项目获岳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由岳阳市科协、岳阳市农经委下达,实施3年,研制出7个新的省、部优产品,授奖者有:刘庆余、陈奇志、梁再川、包小村、刘秀华。
2001年4月,岳阳市君山茶叶科学研究所成立,对岳阳黄茶科技与文化开展系统研究。
2001年12月,岳阳君山银针茶叶公司、湖南农业大学科研项目《君山银针系列有机茶研制与开发》通过鉴定。
2001年12月,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重点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绿茶型君山银针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通过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鉴定,完成单位为:湖南省岳阳君山银针茶叶有限公司。
2002年7月,《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措施实现茶叶无公害有机生产技术——生态调控茶园病、虫、草的研究》科研项目通过鉴定,该项目参加单位有:湘阴县兰岭茶场、湘阴县农业局、湖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该项目获2003年岳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10月,平江县生产力促进中心主持的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平江万亩有机茶基地》,通过湖南省科技厅鉴定。
2012年5月,岳阳市科技局批准组建 “岳阳市黄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为:湖南洞庭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3年9月,湖南洞庭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型工艺花香黄茶”项目获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立项支持。
2014年5月,岳阳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岳阳市人民政府为湖南洞庭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型工艺黄茶产品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颁发岳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5年12月,“湖南洞庭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派黄茶科技创新团队”入选岳阳市2015年重点人才支持计划,被认定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团队”(中共岳阳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15】2号文件)。
2017年2月,湖南洞庭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紧压晒青黄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获岳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18年10月,湖南海泰博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岳阳市屈原管理区)2017年度中央引导地方科技项目《茶叶功能成分提制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通过湖南省科技厅鉴定。
岳阳市茶专利申请自2005年开始逐渐出现,2005年申请件数为4(发明专利1件,中国外观设计专利3件),2007年申请件数为3(发明专利1件,中国实用新型专利1件,中国外观设计专利1件),2008年申请件数为9(发明专利1件,中国外观设计专利8件),2010年申请件数为8(发明专利1件,中国实用新型专利6件,中国外观设计专利1件),2011年申请件数为2(发明专利1件,中国外观设计专利1件),2012年申请件数为26(发明专利4件,中国实用新型专利12件,中国外观设计专利10件),2013年申请件数为6(发明专利5件,中国外观设计专利1件),2014年申请件数为5(均为发明专利),2015年申请件数为6(发明专利3件,中国实用新型专利1件,中国外观设计专利2件),2016年申请件数为10(发明专利3件,中国实用新型专利7件),2017年申请发明专利5件,受让发明专利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