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黄茶学校 >> 基础讲座 >> 内容阅读

赌书消得泼茶香 -- 李清照 与赵明诚的爱茶故事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20年06月17日   作者:筑城工匠   来源:职工读书云   浏览次数:

      在李清照与赵明诚婚后,有一段时间两人是分隔两地的,离多聚少,二人都是茶道中人,每次相聚,饭后,他们就以茶为戏。

    “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夫妻俩一边做学,一边品茶,雅趣横生。每当饭后饮茶,他们喜欢“赌茶”。

     就是由一方说出某件事,另一方要很快指出这件事记载在哪部书、哪一卷、哪一页、哪一行,说对了,可以先喝一杯茶;说错了,要承认自己读书还不够专心致志。

     李清照经常在“赌茶”中取胜。赵明诚对妻子的学问很敬佩,但是有时候也并不完全服气,总觉得自己的诗词并不比她差。

    有一年,赵明诚在青州(在现在山东省益都)做官,李清照没有同去。不久,她写了一首词托人捎给丈夫,表达对他的思念。

       赵明诚接到这首词后,很受感动,也写了几首词回送给她。当他提笔写的时候,忽然想起来:“我是宰相的儿子,又是当了官的人,一定要比她写得好才行。”


      于是,他花了好几天的时间,终于苦心写成了五十首词,还把李清照写的也重抄了一遍,和自己的混在一起,想先请人评论一下,看哪一首写得好。

      恰巧他的诗友陆德夫来了,赵明诚忙把这些词全拿给陆德夫看。等陆德夫看完以后,赵明诚问:“您看,我写的这些词哪一首最好?”

      “很难分出高低,写得都很见功力。”好友夸赞说。

       “那总有几句写得最好的吧?”

       “依我看其中三句写得最好。”

       “哪三句?”赵明诚忙问。

         陆德夫随口念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三句恰恰是李清照写的。这么一来,赵明诚对妻子真是打心眼儿里佩服了。

        李清照的词,用词自然巧妙,感情细腻真切,确实高人一头。

        按古人习惯,酒阑人梦,凭茶苦以解酒,清醒再嗅嗅瑞脑香味以爽心开怀。

         此词有人认为是李清照“晚年流寓越中所作“,当时赵明诚已去世,凭留李清照一人在人间独自空守孤寂。

    “茶苦,却苦不过思念之情,梦已断,却如何比的过与心上人的天人永隔。”

        李清照晚年漂泊不定,流离失所,在秋日的黄昏,对着酒,对着茶,怀念已逝去的心上人。

        茶用来解酒本是天经地义,但酒能解,心里的愁绪和烦闷却谁人来解?团茶浓郁,味道虽苦,却敌不过心里的苦楚与落寞。

        不同时间喝茶,是李清照内心深处的不同写照。

      斯以为,酒是用来消愁的,所以每当不快乐的时候,不开心的时候,愁绪满怀的时候,李清照就会喝酒。

      这也对应着她男儿般豪爽的一面。

       喝茶的时候,是最舒心的时候,因为有了茶,才有了与心上人的饮茶助学,那一壶茶。

       代表了李清照少女般的爱情憧憬与理想,以至于赵明诚离去后,每每她拿起一杯茶,忍不住追忆往日爱情的甜蜜与深情。

    到了晚年,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山河飘摇,一壶茶,是她解酒的良药,不,不仅仅是解了那杯酒,也为了解开心中的愁绪与无奈。

     这时候的爱情,是苦涩的,是痛苦的思念。茶虽苦,然而她却更加喜欢,更喜欢它的苦。

      因为,她的爱情,跟这杯茶一样,然而,不能再苦了。

       关于“团茶”, 《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载: “太平兴国初( 公元976年) , 特制龙凤模, 遣使臣即北苑造团茶, 以别庶饮。”

      当时有大龙团、大凤团, 后来又有小龙团、小凤团, 皆“团茶”。

       在宋朝的时候,就有了团茶,分茶,和斗茶的说法,这点在李清照的作品中都可一寻到。

        李清照,这位旷世才女,有着惊人的才华,可以说,酒体现了她豪爽的一面。

       然而,更重要的是茶,赋予了她温文尔雅的一面,她的晚年虽然凄苦,飘荡,茶让她有了恬淡的心境和灵魂。

       她是爱茶之人,泡一杯茶,在古代是需要许多程序的:炙茶,碾茶,烹茶,泡茶,分茶,饮茶,一切慢条斯理。

       需要耐心和时间,更需要的是细腻的心思,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

      人淡如茶,人静如茶,泡茶的女子,都是娴静的女子,如同李清照。

       她晚年的词作愈发婉约动人,斯以为,与她喜欢喝茶的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茶能醒酒,茶能养人,茶能愈心。

       随着她爱情的一路波折,茶的味道也随着她的心情发生着改变。

       从当时的清甜芬芳到最后的浓郁苦涩,都是李清照爱情的味道。

      漂泊亦如任命薄,空缱绻,说风流,李清照的一生,也如同一杯茶一样,从开始的芬芳,到中间的甘甜。

      回味无穷,到后面的茶冷,世事凉薄,如同人走茶凉,到最后的归于一杯茶的平静,人生若只如初见。

     在我心中她永远都是那个少女时揶揄调笑,翘首以盼,与心上人饮茶斗学的幸福女子。

 

    病起萧萧两鬓华,

    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

    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

    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

     木犀花。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与丈夫都是茶道中人,曾有一个女子写下:“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那便是李清照。


       李清照说,只要有书可读,有茶可饮, 即使过着这样平淡、简单的日子她也心甘情愿。李清照居然是个茶痴!

        李清照不但爱酒,也爱茶,在她的诗作中,在一具一壶, 一品一饮中寻找自己平朴、自然、神逸、崇定的境界。

        可以说, 茶滋养了她, 丰富了她与丈夫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同时茶词的催化使饮茶习俗成为一种意蕴丰富的文化现象,不断地被雅化。一杯茶,道尽一生的起伏。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独树一帜,人称“易安体”。有“词国皇后”、“一代词宗”、“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为北宋著名文学家,藏书甚富。李清照自幼秉承家学,博览群书。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嫁于吏部侍郎赵挺之第三子赵明诚。婚后夫妻二人琴瑟和弦,一生致力于书画金石,共同完成《金石录》30卷。
   “靖康之变”(1127年)北宋朝廷崩溃。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夫赵明诚病逝于建康(今南京)。李清照流寓南方,境遇孤苦。著有《词论》一文,提出词“别是一家”。能诗文,感时咏史,抒发爱国情怀。《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词》6卷,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无标题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