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区域规划 发展全市茶业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09年04月17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晏云华
(岳阳市农业局·岳阳市·414000)
摘 要:本文分析了岳阳茶叶发展的现状与特点,提出了推进茶叶优势区域布局是全面提升全市茶业综合竞争力的系统工程,并探讨了实施区域规划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区域规划;茶业;发展
岳阳是湖南省重要的茶叶产区,茶业不仅是我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全国范围名优茶生产的蓬勃发展和绿茶产量的大幅增长,以及国际市场“绿色壁垒”的设置与国内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我市茶叶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加强我市茶叶品牌的培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扩大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已成为我市茶业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茶叶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1.1 茶叶产业基础不断强化
(欲知本节内容,请与作者联系——网管员)
1.2 无公害茶叶生产全面实施
(欲知本节内容,请与作者联系——网管员)
2 规划概况
(欲知本节内容,请与作者联系——网管员)
3 对策与措施
推进茶叶优势区域布局是实现茶业现代化的必要过程,也是全面提升我市茶业综合竞争力的系统工程,实施区域规划,加强项目建设,增加投入力度,是当前推动茶业发展的有效举措。
3.1 加强茶叶产业带建设,实现布局区域化
岳阳、平江、临湘、汨罗、湘阴是全省品牌茶基地县,且平江、临湘、湘阴又成为全国茶叶优势区域,全市要重点抓好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通过示范辐射和带动形成布局相对集中,品牌有效整合,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产业带,逐步形成平江银针茶产区,临湘砖茶产区,湘阴、汨罗、岳阳优质绿茶产区。
3.2 实施茶树改良工程,实现基地良种化
(欲知本节内容,请与作者联系——网管员)
3.3 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实现生产标准化
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的设置,市场准入制度的出台,茶叶标准化和质量管理工作更显迫切,为此,要加快制定和完善产品的质量标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产地环境标准和茶叶加工、贮运、包装质量标准,同时,要建立和完善以茶叶质量控制中心为主体,企业和基地自测自检相配套,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检测网络,全面提高绿色标准化生产水平,要把生产重点及时转到全面提高质量的工作上来,开展以全面实现茶叶无公害生产为重点的绿色行动工程,推动我市茶叶质量全面升级。
3.4 加快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实现茶业现代化
强化科技对茶业的支撑作用,重点加大茶树无性系良种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茶树病虫害监控,机械化采制,平衡施肥,精深加工等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加快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同时,进一步完善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茶叶优势区域县农业局及其乡镇农技站必须配备茶叶专职技术人员,建设市、县、乡配套的茶叶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以加强技术推广服务,推进茶叶科技进步和产业现代化进程。
3.5 加快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实现茶叶产业化
我市大部分茶叶企业规模小,市场分散,普遍存在带动力不强、竞争力弱的问题,要实现茶叶产业升级,必须采取“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择优扶强、效益优先”的原则,重点扶持省级、市级茶叶龙头企业,特别是出口带动型龙头企业,对龙头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提高茶叶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以此推进全市茶叶产业化进程,使我市从茶叶大市向茶叶强市发展。
(原载《岳阳茶业》2006年会员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