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黄茶学校 >> 学校动态 >> 内容阅读

茶品人生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09年04月17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297

中国名茶.君山银针网(www.jsyzyy.com

作者:赵丈田

    我不抽烟,不喝酒,嗜好是品茶。孩提时品茶,品着深深的母爱,浓浓的乡情。我出生在一个古老的山村,那里青山环抱,溪流淙淙,山谷中生长着许多野生的茶树,小时候母亲常带我去采茶,采回的茶叶经锅炒、手揉,再用炭火烘干,然后拿到小镇去卖,换来的钱自然成了我的学费。50年代的农村,缺米少油是常事,但农家不缺茶叶,那时的我便开始了饮茶。使我记忆最深的是,农村在逢年过节或喜庆时,茶中放黄豆或花生米,结婚时还放红枣,每次作客,母亲喝完茶汤,一定把杯中的一些“剩余产品”留给我吃,这种深深的母爱使我至今难以忘怀。还有家乡那独特的茶俗,那荡漾在茶园里的山歌,那煨在父亲茶罐里的故事同样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1970年,文革后的大专院校首次招收工农兵学员,我毅然报考了湖南农学院茶学系,成了村里的第一名大学生。办公室品茶,品尝酸甜苦辣,品悟人生哲理。大学毕业,我便分在岳阳的一个机关工作,从此开始了我坐办公的生涯。我从干秘书工作开始,到当上办公室主任,后来又分管十几年办公室工作,办公室的那种工作滋味,也许只有长期从事该项工作的人才有体会。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茶叶便成了我的最佳伙伴。在我浮躁时,“茶可清心也”,使我进入一个“静”的境界;在我消沉时,“一杯清茶解忧愁”,使我振作精神;在我工作顺心时,杯中茶汤依旧,淡淡的水,微微的香,告诫我不要骄傲自满。长期品茶,使我悟出了人生的哲理,为人一定要坦诚、宽容,做官要清廉、刚正,不被名利所困扰,不被金钱所诱惑,不因美色而堕落。人际间的恩恩怨怨,世俗社会的种种纠缠,或是工作中的烦恼和不顺,都随着茶香的弥漫渐渐烟消云散。人生如茶,茶叶有沉有浮,汤色有深有浅,有的茶香,有的味苦,但杯中的热气、香气最终会回归自然。闲时品茶,品出无限情趣,忧乐情感溶进杯杯清茶。

    对茶叶了解多了,写茶的兴趣也有了,从80年代初开始,我经常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茶文章,共计发表了百余篇,我编著的《君山茶文化》、《君山银针》等书已由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我的另一本茶学著作也即将与读者见面。人到中年,收藏的兴趣萌发了。我每次外出,免不了要逛茶市、茶店,茶书、茶具、各种名茶、茶叶包装都是我收集的对象。我也经常请画家为茶作画,请诗人为茶赋诗,请书法家为茶泼墨,家里已珍藏数十件作品。目前,我最有兴趣的,还是对君山茶文化的研究和“君山银针”的开发,驰誉中外、名贯古今的君山茶,它的文化底蕴深厚,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凡是认识我的人,都知我是一位“茶痴”。的确,我的一生得益于茶,茶使我发挥特长,使我成了一名政府机关的干部,科普作家;茶叶丰富了我的生活。茶叶、茶书、茶具伴随着我,使我不被灯红酒绿陶醉,也不被孤独寂寞所困扰;茶叶使我有了健康;家庭的美满也不无茶叶有关,一家四口常在一起品茶聊天,互相鞭策,互相鼓励。妻子是我爱茶的支持者;子女在外求学,知我痴茶,回家时常常带来与茶有关的礼物。茶叶使我广交了朋友,使我拥有了人生最大的财富。

    (原载《长江信息报》第231期2002年10月28日)

无标题页